勿忘国耻,理性爱国
时逢“9.18事变”81周年,正值当下钓鱼岛争端日趋激烈,经济系党支部于9月18日开展了“勿忘国耻,理性爱国的党组织生活。活动中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其中,真实的表达出自己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的想法,并相互讨论!
首先柯芳老师作为此次会议的主持人进行了深刻讲话,介绍了九一八事变以及当今的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她说: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81年前,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而81年后的今天,中日关系再次面临严重考验。81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柳条湖事变”,以武力攻击中国东北,由此揭开日本军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序幕,让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现代史上这耻辱、悲怆的一页,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我们作为学生党员需要深刻认识到现在中日关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乃是因为中国和中国的公民日渐强大,我们切不可“内斗”而自乱阵脚,应该明白大是大非,明确爱国和打砸抢等违法犯罪之间的边界,对日本政府、日本右翼分子和日本民众、日本企业做出区分,而中国民众在表达爱国热情和愤怒的时候,需要理性、理性、再理性。抵制日货甚至打砸抢烧不仅不会昭雪国耻,反而会自损实力、自毁长城。
柯老师的讲话结束后,党员同志们针对此次会议的主题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以下是几位党员代表发言的主要内容。
于兆征同志认为:解决中日之间的领土等争议,最终靠的不是口头呐喊,而是国家的强大;达致这个目标,既需要全力提升经济、军事、科技等为核心的国家硬实力,也需要全力提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为目标的民族软实力。如此,才能让数千年来以文明自信、淡定平和的华夏中国,在经历“九一八”国耻这样的历史悲情后,国富民强,文明自信,淡定平和,有效捍卫国家利益。按照中国的传统,大家都习惯讲“九九归一”,81年超越了一个甲子的轮回,让历史走向终结,又让时间面临新的开始。另一方面,近来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非法行径,令中日关系陷入冰点,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上个周末始,在国内一些城市,民众走上街头表达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抗议日本政府。
邓天红同志认为:今天,纪念“九一八”,“勿忘国耻”,也需要站在一个新的基点上,更加清醒、理性地面对中日两国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纠结 ”. 祖国领土遭受挑衅,抑制不住的愤懑、抗议与“反制”,是中华儿女应有的激情,需要释放。这样的爱国情感弥足珍贵,需要充分珍惜保护。但是,文明守法应是公民的基本素质。损害同胞的合法财产,迁怒在华的日本公民,是极不妥当的。
张宁娟同志认为:其实,真正挑起事端的,只是日本的右翼势力和某些为实现个人政治目的不择手段的政客们。大多数日本民众对此并不认同,成千上万在华的日本留学生、企业雇员、游客等,他们是无辜的,我们绝不能把愤怒发泄在他们身上。因此我们不能由于爱国而做出些违法的行为而导致国民自己内讧让别人有机可乘.
最后,柯老师对于本次主题会议做了简单明了的总结,并提醒和鼓励各位党员同志要以身作则、明辨事理,在这个特殊时期要积极地在同学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思想上勿忘国耻,行动上理性爱国!
通过本次活动希望所有的党员同志在以后的日常工作学习中,都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卫国家,捍卫国家领土当然需要强烈表达,但同时也需要恪守文明法治。今日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维护国家利益,讲文明重法治,是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用文明法治凝聚爱国力量,将爱国热情转化成强国动力.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让世界看到,和平发展的中国,政府治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升。因此,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需要我们坚守文明法治,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热情。要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要勿忘国耻,理性爱国!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经济系党总支
2012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