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教务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教学与教务 >> 正文
AI时代下的教学革新:技术赋能 人文筑基 教育筑魂——数字传媒学院座谈会纪实
来源:数字传媒学院  作者:万利来 管红仙 王佳琪 赵凤  编辑:白如幺  日期:2025-04-03  点击率:631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AI时代下的教学革新:技术赋能  人文筑基  教育筑魂——数字传媒学院座谈会纪实


AIGC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与传媒类专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革新教学路径、规范AI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唐建荣校长说: AI是助手,是帮手, 但不是枪手。

近日,数字传媒学院院长李锐锋及学院各专业教研组主任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各教研组工作报告。会议就“AI时代下的教学革新议题做出诸多讨论,旨在探讨各专业如何结合AI革新发展路径,以期为专业发展注入时代新活力,为学生培养方向规划新方向。

AI重构课程生态:艺术与新媒体教育的跨界实践

此次会议深度探讨人工智能正重塑艺术与新媒体教育模式。艺术与科技专业将DeepSeekAI工具系统融入数字图像处理、三维建模等课程,灵活使用AI进行高质量内容产出。课程随之同步融入版权意识与人文精神探讨,平衡AI效率与艺术本质。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将以全媒体工作站为目标,构建AI工具链,覆盖数字IP研发、新闻生产及短视频创作全流程。在《数字IP研发与运营》中,DeepSeekAI工具助力学生生成IP初稿,AI算法优化IP运营。新闻采写课程引入数字人教辅与AI文案生成,短视频创作结合剪映图文成片功能和可灵等AI视频生成工具,加速理论向实践转化,从技能训练转向创作思维,培养创作+运营+数据复合型人才。

AI信息可视化:数据驱动的艺术表达

在数字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AI技术正逐步融入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为信息可视化与生成艺术的教学带来全新变革。

艺术与科技专业,强调以结果为导向,注重学生的需求表达能力和做事方法,通过AI辅助工具如DeepSeekCursor等,帮助学生快速实现设计构想。例如,在品牌CI设计课程中,AI不仅用于案例推荐和作品评估,还能辅助学生完成生成艺术创作,使学习效果直观可见。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技术文档,培养数理逻辑和工程师思维,确保学生能够驾驭AI而非依赖AI

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AI工具协同完成项目开发,从需求梳理到最终部署,体验了高效的艺术创作流程。尽管AI工具提升了效率,但教学中也面临挑战,如对学生自觉性和教师AI能力的要求。

此次教学探索表明,AI与艺术的结合不仅拓展了创作边界,也为未来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能更好的完成助学、助研、助教、助业。

数字声景:播音主持与AI的跨界合作

在人才培养上,播音主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转变,既了解播音主持艺术又掌握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备受青睐。显而易见,专业教育需融入AI相关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教学让师生掌握AI工具应用,从而适应行业变革。

学院计划让播音主持专业联合艺术与科技专业,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中增加AI相关内容,开发“AI+播音板块,探索智能语音合成、虚拟现实主持场景,培养学生掌握AI工具和技术,使其具备运用AI提升播音主持效果的能力,共同探索AI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AI助教、助研、助学,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和业务拓展,促进整个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AI“四阶段系统性融合:助教、助学、助研、助业

会上,李锐锋院长总结提到AI学习四个阶段, AI 时代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应该做到拓宽认知、深度提问、审美判断。李锐锋院长认为让学生拓宽认知和深度提问是需要专业深度、知识纬度与经验和阅历,所以怎么样让学生最后学会深度的、精准的提问?对此,院长表示应当分为四步走战略,即分成四个年级:一年级我们要着重的是结合 AI 助学、助管;二年级注重的是助教、助研;三年级要把重心放在AI助研、助练,即实习实践;而四年级要聚焦的是AI 助业。四步走战略实现了AI学习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更是教师助学、学生自学、实践探学的全方位培养模式,更实现了AI助教、助学、助研、助业的AI人才教学,以高昂的热情拥抱AI时代。

AI智能体的拓展:传媒学院构建了体系化教辅

此前,数字传媒学院联合七大专业打造了学院对外宣传的微信公众号窗口(贵科小传传),定期报送学院活动、通知学院事宜、宣传校内大事。

据了解,在本次座谈会召开期间,公众号运营处第一时间响应会议精神并落到实处,上线了传媒学院专属公众号智能体。据悉,该智能体深度结合AI推理模型,建立了数字传媒学院知识库,调取专业数据库回答用户问题。该智能体可精准定位提问的主旨,回复的信息准确且风趣幽默,可大大提高学生对学院和对教学的了解。这是数字传媒学院面对“AI时代下的教学变革话题下的一次迅速的反应和落实,为AI+传媒开创了贵科新篇章。这标志着数字传媒学院对于“AI+”的论题的探索和实践进入到了深水区、实验田。

  

AI的发展正如火如荼,更加人性化的智能体大模型层出不穷,此次专题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数字传媒学院在AI时代教学革新的探索迈入系统化、深层次阶段。通过多专业协同联动,学院正逐步构建技术赋能、人文筑基、创新驱动的教育新生态——既以AI工具释放教学效能,突破传统技能训练的边界,又以艺术本质与人文关怀为内核,重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AI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融合应用,让AI+教育成为教学标杆。面对技术迭代带来的不确定性,学院将持续探索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模式,让AI真正成为激发艺术灵感、拓展传媒边界的创新伙伴,为培养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作者:万利来 管红仙 王佳琪 赵凤
编辑:白如幺
上一篇:关于做好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不及格课程 学分修读报名的通知
下一篇:数字传媒学院开展“如何搞好班级建设,助力学风建设”主题讲座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思雅路8号
纳税人识别号:52520000090327188H
黔ICP备20002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