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供稿/供图 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2025年6月4日上午,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钟杨、专职教师卓玥一行赴中国(贵阳)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调研交流。中心负责人李佳泰经理详细介绍了贵州跨境电商发展成果、公共服务体系及校企合作规划,双方就共建实习基地、人才输送通道等达成合作意向,助力本土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
聚焦贵州跨境电商成果,探索校企协同新路径
李佳泰经理在交流中重点介绍了贵州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态势: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省跨境电商备案企业达338家,贵阳综试区占比超三分之二,较去年同期新增90家企业,覆盖机械制造、茶叶加工、特色农产品等领域。二是服务体系完善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整合通关、物流、金融等60余项跨境服务链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流程陪伴式”支持,降低初创企业运营成本达70%。例如,通过政府牵头的国际物流合作,企业可获市场价3折的物流优惠。三是海外布局加速拓展。贵阳已建成或租用海外仓36个,覆盖东南亚、非洲、美国等地区,总面积38万平方米,为“黔货出海”构建高效仓储网络。
构建大学生扶持生态:从实训到创业的全链条赋能
针对高校人才培育,公共服务中心推出专项支持计划:一是实战化教学基地共建。中心已与贵阳学院、贵州商学院等高校共建跨境电商实训基地,提供模拟平台操作、企业项目实战等资源。李经理表示,可为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学生开放B2C模拟系统,以“贵阳市跨境电商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为载体强化实操能力。二是深筑人才输送桥梁。依托深圳跨境电商企业联盟资源,中心将对接头部企业岗位需求,定向推荐优秀学生实习就业。同时提供“全托管”创业支持,学生团队仅需专注产品与运营,通关、物流等环节由中心一站式解决。三是孵化本土跨境品牌。参考贵州远东传媒等企业成功案例,中心协助学生挖掘本土非遗文化(如苗银、蜡染)的跨境营销潜力,通过内容营销打造国际化品牌,单企业年出口额突破1200万元。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贵阳模式”跨境人才高地
钟杨主任在交流中强调,此次合作将推动电商专业三大升级:“公共服务中心的产业资源与深圳企业联动机制,为我校学生开辟了‘课堂—实训—就业—创业’的贯通路径。未来课程设计将深度融合平台运营、跨境合规等实战模块,培育具备全球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中心计划年内联合高校开展“跨境电商优才计划”,通过定制化培训、企业导师驻校、跨境项目孵化等形式,力争3年输送超200名专业人才至深圳、宁波等跨境产业集聚区。
随着中国(贵阳)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入驻企业突破123家,贵阳正加速构建“买全国、卖全球”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此次校企合作将进一步激活本土人才引擎,为贵州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