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我校团委组织75名青年学生前往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开展“铭记抗战烽火,传承胜利荣光”主题活动,深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沉浸式红色研学中重温历史、汲取力量。
活动现场,青年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进入场馆,首先聚焦《红飘带・伟大征程》展区。该展区通过全息影像、机械传动、AI交互等前沿技术,将“无名英雄”“血火洗礼”“伟大转折”等六大篇章生动呈现,真实还原了抗日战争时期与长征路上的峥嵘岁月。
从红军血战湘江的壮烈场景,到“五次反围剿”中的坚守不屈,再到革命先辈在极端艰苦环境下展现的钢铁意志,在场学生纷纷表示深受震撼。“以前在课本里学习抗战历史,总觉得距离遥远,但今天通过声光影的交织,仿佛真的走进了那段烽火岁月,才更明白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有多珍贵,我们青年一代绝不能忘记这份沉重的历史。”网新2303班同学夏俊说。
随后,学生们前往《红飘带・多彩飞越》球幕影院体验区,大家乘坐悬挂式座椅,“飞越”黔贵大地——黄果树瀑布奔涌向前、梵净山云雾缭绕山间、万桥飞架连通城乡,新时代贵州的绿水青山、民族共融与蓬勃发展景象尽收眼底。
“看到如今家乡的巨变,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网新2402班铁沙沙说道,“抗战先辈的奋斗是为了民族独立,而我们这代人的奋斗,就是要守护这份和平,为家乡发展、国家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结束后,学生代表机自2302宋宏成分享研学心得:“长征途中,红军依靠简陋的工具和无限的智慧,完成了不可能的工程。今天,我们拥有数控机床、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更应设计出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强的‘中国制造’装备;我们画下的每一张工程图,编写的每一行控制代码,都应当传承那份‘精益求精、使命必达’的匠心。同学们,在这个铭记胜利的日子,我们更应懂得:新时代的‘战争’是没有硝烟的科技与制造之争。让我们以青春为熔炉,以知识为燃料,锻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大国重器’。”
带队老师韦武沙表示:“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与‘红飘带’研学结合,是想让红色教育更有感染力、更贴近青年学生。希望通过这样的‘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们不仅‘知历史’,更能‘悟精神’,把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让红色薪火在新时代代代相传。”
据悉,本次“铭记抗战烽火,传承胜利荣光”主题活动,同时也是校团委响应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号召,开展的“薪火黔行—红飘带”红色研学活动。团委后续将以贵州本土红色资源为依托,持续组织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研学中传承革命薪火、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贵州故事、弘扬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