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下午14:00,由公共教学部举办的“点亮一盏灯,亦成为灯火——探寻青年教师内在成长的力量与路径”专题讲座在D403教室圆满落幕。本次讲座由公共教学部部长唐丽华主持。 讲座特邀校外专家周波老师担任主讲,吸引了公共教学部及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代表齐聚一堂,旨在激发青年教师的内在成长动力,明晰职业发展的进阶路径。

讲座伊始,周波老师以“教师不缺乏专业的深度,而是缺乏综合知识的宽度,更缺乏原始内驱力”的深刻洞察破题,结合与同济大学许涛教授的交流感悟,精准点出当前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瓶颈与发展挑战。他强调,教师的成长绝非单一维度的知识积累,而是内驱力、规划力与执行力的“三力模型”的协同发力与深度践行。
随后,周波老师系统拆解了教师从“现实合格”到“潜在优秀”再到“未来卓越”的成长脉络,提出“专注—专业—专家”的进阶式发展路径。他引用《中国教育报》核心观点,明确教育科研是衡量教师发展水平的关键标尺,并结合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提出的“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五金”新基建理念,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教育体系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高标准与严要求。

在实践分享环节,周波老师结合实际课题申报与金课建设经验,分享了多个高效实用的AI工具,展示了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优质金课建设、重点课题研究、竞赛指导等成果。

最后,周波老师引用著名作家周国平《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中的经典论述,重申教师职业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并总结了现代教师应扮演的“十种角色”--从终身学习者、情绪劳动者到思维脚手架搭建者等,激励在场教师以多元身份深耕教育热土。讲座结束后,多位教师围绕课题申报书撰写、科研方向选择等具体问题与周波老师展开深度交流,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本次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内容丰富详实、案例鲜活、语言生动,既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反思的平台,更提供了可落地、可借鉴的成长指南,有效助力教师队伍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未来,公共教学部将持续为青年教师成长保驾护航,让更多青年教师既能“点亮一盏灯”,也能汇聚成照亮学子前行之路的“璀璨灯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