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7日,我校健康管理学院“春晖护航·健康乡村服务实践团”深入全国文明村——临江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七天里,实践团成员脚踩泥土、心系乡村,通过健康服务、产业调研、环境整治、廉洁教育、文化交流、校地共建、红色传承等多维度实践,将青春汗水洒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为临江村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动能。
聚焦民生需求:健康与产业调研双轨并行
实践团抵达临江村后,便聚焦乡村实际需求,以“精准服务”为导向展开工作。7月11日至13日,队员们分组深入村民家中,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合理膳食、急救知识、疾病预防等健康常识,通过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村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实用技能;一边围绕村民日常饮食习惯、食品储存及加工方式等内容展开细致调研,认真记录每一份问卷与访谈内容,为后续针对性解决乡村健康问题积累了扎实的一手资料。
与此同时,实践团走进临江村“稻”文化馆,系统学习当地“水稻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规划,从宣传视频、陈列的稻米,触摸乡村产业发展的印记;7月13日,队员们还专程探访当地甜茶加工厂,负责人龚先生关于“返乡创业就是为了把甜茶产业做起来,把村民留住”的讲述,以及对甜茶百年种植历史、独特成分与市场前景的介绍,让大家深刻理解了“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也激发了队员们为乡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的思考。
聚力环境提升:整治、教育与创新并重焕新乡村
围绕“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纲领,实践团将环境整治与廉洁教育相结合,以“实干+创新”的方式推动乡村面貌与精神风貌双提升。7月14日清晨,队员们手持扫帚、垃圾袋等工具,沿村内主路开展地毯式垃圾清理,重点清除角落藏匿的塑料袋、枯枝败叶,经过一上午的劳作,村间道路从杂乱变得整洁,为村民营造了清爽的生活环境。
为让“两清两改两治理”更深入人心,实践团还结合当地茶文化创新宣传形式。7月14日午后,队员们走进农户家,以传统茶俗为背景,将“清理垃圾、改造设施、治理环境”等内容融入经典民歌《六口茶》的改编中,拍摄“两清两改两治理”主题宣传片。村民们踊跃参与表演,用自然的神态传递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让生硬的口号变成了接地气的文化表达。
7月15日,实践团同步推进“艺术修复”与廉洁教育,让乡村焕发精神活力。面对村落内的残垣断壁和褪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队员们化身“乡村画师”,用画笔细细勾勒、上色,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理念重新变得鲜亮夺目。这不仅是对“清除乱象、改善面貌”的生动践行,更让主流价值以可视化的方式融入乡村肌理。
同日午后,临江村茶园绿意盎然,实践团在此拍摄《一片清茶心,扣好廉洁扣》主题视频,以“茶语廉心”创新廉洁教育形式。队员们在茶香中感悟“茶树扎根沃土方能抽芽,恰似青年干部需将纪律规矩刻入心底”“炒茶去杂的专注,如同抵制‘微腐败’需坚守纯洁”“茶田远山的开阔,喻指青年要脚踏实地亦要胸怀大局”的深刻内涵,让廉洁理念在田园实景中浸润人心,为青年扣好“廉洁扣”提供了生动教材。
深化校地联动:文化交融与红色传承共筑同心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实践团以文化为纽带,搭建起校地交流的桥梁。7月13日晚,临江村晒秋广场灯火通明,一场由实践团与临江完小师生联袂打造的文艺汇演在此上演。舞蹈、歌唱、朗诵等节目轮番登场,队员们带来的健康主题小品寓教于乐,孩子们的纯真歌声打动人心,最终在进化镇人民政府产业发展中心龚德平同志带领的全场大合唱《歌唱祖国》中,将气氛推向高潮,嘹亮的歌声里饱含着对祖国的祝福,也传递出青年与乡村同心奋进的力量。
7月16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挂牌仪式在临江完小举行,凤冈县团委副书记朱俊丽、进化镇副镇长张冰洁等领导嘉宾到场见证。随着牌匾的正式授牌,校地在实践育人与志愿服务领域的深度合作就此开启——对大学生而言,这是走进基层、锤炼本领的平台;对乡村教育而言,将持续获得高校资源的注入与活力的滋养。
红色基因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实践期间,队员们在临江村第一驻村书记丁超、驻村干部穆寰宇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91岁的老党员钟永友。7月16日下午,鲐背之年的钟永友精神矍铄,深情回溯了自己从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的郑重承诺,到宣誓时的热血沸腾,再到数十年扎根乡村、为民服务的坚守历程。老人朴实无华的话语如春风化雨,让队员们深受触动,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
青春实践结硕果:以初心赴使命,以行动续新篇
一周的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在茶园采茶时体会过劳作的艰辛,在甜茶加工厂感受过产业的希望,在垃圾清理时理解了责任的重量,在廉洁课堂中明晰了初心的底线,在与老党员交流时领悟了坚守的力量。从清晨的忙碌到夜晚的总结会,队员们围坐分享见闻感悟,每一句“想为家乡做些事”的心声,每一次“乡村的活力藏在细节里”的感叹,都成为青春成长的生动注脚。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健康管理学院践行“服务乡村、育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行动,更搭建了高校与乡村深度融合的桥梁。实践团用汗水与智慧,为临江村留下了健康知识、整洁环境、文化作品与合作火种,更让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厚植了家国情怀、涵养了清风正气。
未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更多青年学子走进乡村、服务乡村,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续写青春与土地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