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的坐标记录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行的足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奏响了一曲曲雄浑壮丽的时代乐章,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昂首迈进。
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到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水青山到民生保障的万家灯火,处处都展现着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独特魅力与蓬勃活力。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被时代的浪潮所裹挟,成为这伟大历史叙事中的生动注脚。
在科技创新领域,“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突破,让中国在浩瀚宇宙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曾经,我们仰望星空,羡慕其他国家的航天成就。如今,我们中国人凭借着自主创新能力,一步步搭建起通往星辰大海的天梯。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日夜坚守、默默奉献的身影,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也激起了全民族的创新活力和民族自豪感,让我们坚信在科技的赛道上,中国有能力跑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G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让中国在数字时代抢占了先机。从智能工厂里高效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到远程医疗中千里之外的精准诊断;从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道路上的平稳行驶,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对城市管理的精细赋能,5G 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各行各业紧密相连,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的背后,是国家对科技创新战略的高瞻远瞩布局,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勇攀科技高峰的拼搏精神,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扎根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懈努力。正是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创新,使得中国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从跟跑者逐渐转变为并跑者、领跑者,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广袤的农村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曾经,许多乡村面临着人口外流、土地闲置、产业凋敝的困境。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让乡村重新焕发出活力与魅力。走进一个个美丽乡村,只见整洁的村道两旁,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文化广场上,村民们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着身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代化的农业大棚里,各类蔬菜水果长势喜人,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全国各地。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无数基层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施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实践;是返乡创业青年凭借着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和资金,投身家乡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热血故事;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乡村振兴不仅让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更让乡村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广袤田野上蔚然成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坚实根基。
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曾经雾霾笼罩的城市,如今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曾经黑臭的河流,如今清水潺潺、鱼翔浅底;曾经荒芜的矿山,如今复绿后郁郁葱葱。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用青春和汗水在茫茫荒原上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生动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这一伟大实践背后,是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是政府、企业和公众携手共进,共同守护祖国大好河山的责任担当。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到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到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中国样本和中国力量,向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稳步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民生保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领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升,“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支撑。医疗保障方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完善,医保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异地就医结算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救命救急好药纳入医保目录,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大大减轻。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稳定就业形势,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有业可就、有梦可追。从保障性住房建设到老旧小区改造,从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到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让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凝聚起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在这些鲜活的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力量,无论是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还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全社会的价值共识,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大国担当,党的创新理论如同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着党和国家事业在正确的航道上破浪前行。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一盘棋,迅速调集资源、组织力量,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这一伟大斗争实践充分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彰显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正是这些优势,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向着目标奋勇前进。
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新中国成立 75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负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从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辛勤付出,到每一次攻坚克难中的奋勇前行;从每一个科技创新成果的诞生,到每一项民生福祉的落地落实,我们都要以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用奋斗书写时代华章。让我们携手共进,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向着可爱的中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奋勇前行!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变为现实,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