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中午,我校2025年度省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结题评审工作在图书馆一号会议室有序开展。谢兵教授,杨应旭副教授,江林焱副教授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及教学科研处工作人员参与,会议由教学科研处处长谢兵教授主持。
本次参与结题答辩汇报的课题(2023年立项6项省级教改课题,本次申请答辩2项,申请延期4项),紧扣学校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定位推进改革。项目负责人均围绕执行情况、研究成果等板块,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方向充分汇报。
在本次结题评审工作会上,专家组对2位项目负责人的汇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专家们对各项目组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指出了尚存在的不足:
元宇宙与艺术教育融合类项目成果显著
依托元宇宙、Unity3D 技术,开发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打造红色艺术虚拟体验场景与特色教学资源库,形成新教学大纲,产出论文、校级金课,学生在 “挑战杯” 赛事获奖,成果契合申报要求;还有项目基于元宇宙技术赋能贵州美育课程,产出论文、教学系统、结题报告等,获校级金课,达成建设预期,借信息化讲好贵州故事。专家肯定成果的同时,从优化课程推广适配性、完善数据支撑等角度提出建议,助力教学改革更成熟。
“3 +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突出
围绕 “3 + 1” 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整合优质企业资源,建设课程合作实践实训平台,打造 “产学研创” 一体化及优质企业库,构建课程教学共建模式。共建企业—高校精准对接实践课程,夯实基础理论知识体系,重构课程模块与逻辑链条,整合 50 余家企业,依据专业特征建设高标准实践平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集中实践率从32%提升至68%,毕业设计和就业率等水平提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筑牢根基。专家指出可在产教融合动态适配机制、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持续打磨,提升改革深度。
经严谨评审,专家组一致通过相关项目结题。此次评审既是对学校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的全面检验,也为后续发展明晰方向。
未来,学校将深化改革,聚焦课程建设,强化技术与思政、地方产业融合,优化教学方法,凝聚教师力量,培育适配地方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让教学改革成果更好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学校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稳步前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