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0 日,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周傲英专家团队一行莅临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就“数字素养”课程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专题指导与深入交流。此次会议聚焦数字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结合贵州省大数据战略优势,共同商讨课程创新路径,为我校数字化教育改革注入新动力。
双方交流:共启数字教育新篇章
会议由我校校长唐建荣、常务副校长余图军、副校长罗卫东、教学科研处处长谢兵、公共教学部部长唐丽华参会。唐校长在欢迎辞中表示,作为贵州省首批“数字素养”课程建设试点院校,学校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对高等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期望通过与华东师大的合作,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素养培养体系。
周校长在主题发言中强调,数字素养已成为全球公民的核心竞争力,贵州作为全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更应率先探索“技术赋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他提出:“‘数字素养’课程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依托真实数据场景,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与创新应用能力。”
深度研讨:课程建设与平台优化双轮驱动
会议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
课程体系设计
分享了“数字素养”课程的模块化架构,建议结合贵州产业需求,融入数据安全、人工智能伦理等本土化内容。我校公共教学部部长唐丽华提出,将联合数字技术教研室开发“理论+实践”双轨课程,增设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工具应用等实训项目。
贵兰在线平台共建
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智能监控、学习行为分析等功能,双方就平台技术优化达成共识,强化实时反馈系统,精准追踪学生学习成效。
制度保障与实施路径
我校教学科研处处长谢兵汇报了课程试点方案,提出“分层教学”机制,计划 2025 年秋季学期面向全校开设“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课程,并逐步纳入通识教育必修模块。
副校长罗卫东表示:要从师资、学生、教学平台、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等多方位系统完善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最后,常务副校长余图军表示,学校将持续优化管理制度,确保课程高质量落地,同时将以试点为契机,争创省级数字素养教育示范基地,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