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系部 >> 经济管理学院 >> 学院快讯 >> 正文
聚焦AI应用落地 深化产教融合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启动“百强企业研究院科研助理训练营”,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来源:  作者:  编辑:张修乐  日期:2025-10-22  点击率:121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新闻网讯(供稿/供图 唐嘉)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如何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变革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2025年10月20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百强企业研究院科研助理训练班”正式开班。此举标志着该校在深化产教融合、升级“3+1”人才培养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通过高强度的AI应用能力实战训练,为学生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高速链接器”,为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校内导师+产业导师与学员们合影留念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曹彩霞、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莫建活,新如影(深圳)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光顺,以及项目核心技术团队出席了开班仪式。

应时代之变:人才培养模式的“硬核升级”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长期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其推行的“3+1”模式(即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产业实践)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成效显著。然而,面对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路径亟待升级。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曹彩霞致辞

曹彩霞院长在开班致辞中指出,随着AI时代的到来,教育的“链接器”需要一次“硬核升级”。她强调:“仅仅进入企业实习已经不够,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新工具’和‘新思维’走进企业。”她表示,本次训练营正是学生毕业实习的“前置赋能站”和“装备升级包”,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转化过程中的能力短板与不自信问题。


学员们认真聆听

强实战导向:构建“认知+工具+场景”复合能力

本次训练营为期五天,课程设计紧密围绕AI应用落地展开,拒绝空泛理论,强调即学即用。培训内容涵盖AI底层逻辑、生成式AI(AIGC)内容创作、AI智能体(Agent)搭建、自动化工作流以及数字人应用等前沿领域。

学员们不仅将系统构建AI认知体系,更将亲手掌握一系列能立刻提升工作效率的强大工具,并聚焦AI如何赋能电商、新媒体、数据分析等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培训引入了“村BA”与“社区智慧养老”两大真实产业课题。项目负责人付凯介绍,学员将直接参与到项目的策划、AI技术赋能与宣传推广中,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成果,提前感受如何用AI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实现降本增效。

汇顶尖资源: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高端平台

为保障培训质量和后续的科研实践,学院倾力打造了“百强企业发展研究院”这一“产学研用”一体化高端平台,为学员提供前所未有的资源支持。

据介绍,该平台配备了顶级的算力支持,包括A100高性能服务器;开放了庞大的数据资源,如Wind全球金融数据终端,以及学院深耕6年积累的超过500家的贵州省优秀企业的案例库;同时实行“校内学术导师+企业产业导师”双重护航机制,确保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能够真正聚焦并解决贵州产业的真实痛点。

谋产业未来:破解AI应用型人才缺乏困局

此次训练营的举办,是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合作方深圳新如影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AI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新如影(深圳)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蔡光顺董事长致辞

蔡光顺董事长在致辞中从产业视角强调了AI的战略意义。他指出,AI的终极价值在于应用场景的落地与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全国AI应用型人才缺口巨大,具备场景思维与实操能力的人才是行业最稀缺的核心资源。”他鼓励学员保持好奇心,锚定场景解决问题,勇于创新试错,在AI应用的赛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

本次“百强企业研究院科研助理训练营”的启动,不仅为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的学生提供了把握AI赋能钥匙、开启未来职业之门的重要机遇,也为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范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E-mail:
作者:
编辑:张修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我校在全国第四届高校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中斩获两项全国一等奖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思雅路8号
纳税人识别号:52520000090327188H
黔ICP备20002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