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下午14:00,马克思主义学院于A栋416党员活动室开展2025年教职工第十二次集体备课会。会上尹杨、陈宇、蒲容三位老师分享了近期外出培训学习心得,分享聚焦思政课程教学创新与提升,为学院思想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

(图为集体备课会现场)
会议伊始,学院院长周俊传达学习省委书记徐麟在贵州师范学院调研时发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守正创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新成效》重要讲话精神。周俊院长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思政部全体教师要守正创新,优化思政课程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图为尹杨老师)
尹杨老师围绕“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实践研修”以湾区追“新”记为主题展开分享,她表示此次研修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而此次湾区研修的成果,正是其践行这一要求的生动素材。作为教师要做好第一步---备课,备好课是上好思政课的前提;第二步要在教学中构建“理论·叙事”的教学模式。从“政治话语”到“生活话语”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对话”,要持续把研修成果深化、细化、实化,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努力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更好地融合起来。

(图为陈宇老师)
陈宇老师则对“红色文化育人的学段适配性”有了全新思考。他分享到作为高校专职教师要积极拓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红色文化育人格局。小学、中学、大学走不同的学段,也是人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红色文化融入本科思政课程,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接力传承的特点。注重"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拓展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密切协同的红色文化育人格局,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创建校际育人联盟、馆校育人联盟,校地、校企育人联盟等,可协调各方,共同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红色文化育人,能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合力,培养塑造红色基因传人。

(图为蒲容老师)
蒲容老师从贵州省部分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方法、课程教学参考资源与科研方向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并表示自己会将培训研修所得所获运用于教学工作全过程,结合地方特色与学生认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课堂内容,实现“以文化人、以情感人”。
会议最后,周俊院长表示本次集体备课会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三位老师的分享引发了与会教师的深入思考与讨论。学院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思政课程教学,提升育人质量,推动学院思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