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供稿/图 实验实训中心 江林焱)8月20日,由中国天文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天文教育工作委员会、广州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决赛在广州大学行政西楼二楼学术报告厅落下帷幕。由我院组建的“3D打印FAST”、“AR科普FAST射电望远镜”两支队伍从全国103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分别以第三名和第八名的成绩,荣获天文科普创新类一等奖、二等奖,展现了明德学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彰显了学院的实践教学的成果。
本次竞赛旨在通过天文科技与科普创新作品竞赛的形式,激发调动全国高校大学生爱天文、学天文、用天文的兴趣与热情,培养提高青年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与科技创新能力,帮助促进高校天文社团的发展和天文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作品分为天文科技创新类作品和天文科普创新类作品两大类。竞赛根据专家网络评审及网络投票等初赛环节确定入围作品,决赛通过现场展示、答辩等环节确定最终成绩。翌日,广州大学副校长郭兴蓬为获奖队伍颁奖,期间,我院参赛作品还被主办方作为优秀作品推荐给广州日报进行媒体采访。
我院参赛的两支队伍分别以信息工程系2017级石庆河、传媒系2017级彭沁沁同学为队长带领下的共8名同学,在贵州大学张立云教授、电气系江林焱老师、传媒系叶行高老师共同指导下完成作品。从组建队伍到进行决赛历时近半年,团队从建模到视频的渲染、配音及模型的3D打印,花费了许多精力,仅仅一个FAST模型的打印就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两支队伍最终成果是:1个FAST望远镜的3D模型、1个安卓APP、2个3D打印成品、3个视频、2张海报、2个PPT、1篇论文。参赛队伍成员:传媒系——彭沁沁、廖雨晴、黄丽妃、王红娥,信息系——石庆河,电气系——王欢、沈开伟、王克焱。
决赛结束后,彭沁沁同学感慨到:“我们能获得此次荣誉,离不开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感谢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叶老师和江老师的悉心指导。最后我想说,我一定要到平塘去FAST实地参观这个望远镜,跟它打交道这么久,还没有亲眼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