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供稿/学院办公室供图/党群工作部)为了建设全国产教融合示范性高校和全国一流高水平民办高校,更好地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我校于3月15日下午在图书馆五楼会议厅召开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贵州省教育厅民办教育与校外监管处处长胡勇、高等教育处王怀宇、发展规划处王曜辉,贵州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冉光圭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龚德全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院长范泽均教授应邀到校参加论证会。会议由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校长唐建荣(首席治校专家)主持,我校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出席。
首先,唐建荣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唐建荣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内涵建设和学校近年来的发展。他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学校转设后抓住机遇、迎接新挑战的第一个五年。学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办学理念,推进“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抓住学校整体事业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立高水平的民办大学。本次会议既是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论证会,也是提高学校发展水平的研讨会,更是对学校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会,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各抒高见,为学校的发展提出更多中肯意见。
贵州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冉光圭充分肯定了我校“十四五”的发展规划,冉光圭指出,当前各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发〔2022〕2号文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数次重要讲话精神,在政策上与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保持高度一致,注重时策的结合,注重民办高校党务的建设工作,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效能,找准学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彰显学校特色。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贵州省省管专家龚德全高度赞扬了我校特色办学的发展模式。龚德全指出,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细致的规划,回顾学校的发展史,学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如今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要更细致地把握学校变化发展的趋势,要重视预期性目标及约束性目标,合理细化指标,把握住学校发展的黄金期,为贵州高校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院长范泽均分享了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范泽均强调,国发〔2022〕2号文件出台为贵州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学校要结合“省属高校做大,市州高校做特”的发展理念,继续推进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
贵州省教育厅民办教育与校外监管处处长胡勇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他指出,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是我省民办高校中第一家邀请省教育厅相关领导专家参与“十四五”规划论证会的高校,他对学校能找准学校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制定细致明确的发展措施表示赞赏。对于规划的改进意见,胡勇指出,学校要进一步调整、细化发展的目标,坚持自身办学特色,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兼顾,抓好新时期的发展机遇,走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的王曜辉强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能力,提升社会服务的水平;教育厅发展规划处的王怀宇指出,学校要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会议最后,唐建荣再次感谢各位专家为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言献策、把脉定向。他表示,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站位高、视野宽、理念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必将对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按照论证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强化学习、深入思考、吸收消化,找准问题、优化路径、做实举措,在开新局上下功夫,在拓新路上下功夫,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