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帮助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2025年7月9日,由导师赵政领衔的“艺绘乡村”实践队项目二组主导的文旅破冰行动就此展开,同时携手贵州黔桂缘商贸有限公司投资人黄华、贵州布一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代表陈默及村干部代表王河,通过资源活化、商业联动、人才培育三大创新路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北斗七寨注入发展新动能。这场政企校村多方协同的探索,标志着北斗七寨从传统 "输血式" 扶持向 "造血式" 发展的战略转型。
图为赵政老师与陈总商讨计划(童骏杰供图)
资源活化:让文化基因焕发新生机
上午10:30在克酬组千亩荷塘畔,项目二A组调研团队发现这片与布依族 "出淤泥不染" 文化意象高度契合的自然景观。A组迅速启动 "荷塘清韵"IP 打造计划,联合宣传组成员拍摄系列宣传素材,并规划开发荷花主题研学路线与文创产品。与此同时,在风情街非遗工坊,由赵政老师带领的C组调研团队与投资人黄总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引入高校非遗研究中心资源,将 "六月六" 布依地戏的面具雕刻、服饰纹样转化为现代艺术装置,并通过电商直播平台推广布依手工艺品。
在民族风情馆,陈总提出的 "一寨一风格" 开发理念得到深度响应。项目组将布依神鼓、班氏古墓等文化符号融入七个寨子的差异化设计:破塘组打造 "神鼓迎宾" 主题民宿,龟山组开发古墓探秘研学路线,磨界组则以布依古法酿酒工艺为核心构建体验工坊。这种 "文化符号场景化" 的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 "有文化无转化" 的发展困境。
图为赵政老师与黄总交流合作(童骏杰供图)
多元联动:构建全域传播新矩阵
下午14:30启动的 "全民自媒体计划" 取得突破性进展。A 组联合吉祥客栈、草莓园等 4 家商户成立 "文化 + 商业" 宣传联盟,通过 "消费打卡送非遗体验券" 的创新模式,将实现线上线下流量互导。B 组走访的星岛、江慧等 3 家民宿主理人不仅积极响应,星岛民宿王老板更提议组建民宿协会,计划借鉴鹤山区 "北斗七星" 民宿集群的运营经验,推动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校企合作与平寨村原有 "民宿联盟" 形成互补。该联盟曾通过统一管理吸引 400 余名重庆游客,创收 80 余万元,而高校团队引入的数字化运营系统,将实现客房预订、服务评价、营销推广的全流程智慧化升级。这种 "传统模式 + 现代管理" 的融合,为乡村旅游注入专业化基因。
图为项目二组与民宿老板交谈(贾超越供图)
青春返乡:培育乡村振兴新力量
最具突破性的成果出现平寨村落。项目二组与 5 名本地返乡大学生达成 "乡村代言人计划"的合作,这批青年大学生将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传播万亩油菜花田、北斗湖景区及布依八大碗美食。为提升传播实效,项目组联合宣传组计划开展专项培训,内容涵盖短视频拍摄、直播话术、非遗讲解等专业技能。大学生们还将与宣传组合作,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 "北斗七寨好物" 直播间,预计带动本地农产品销量增长 30% 以上。这种 "青春力量 + 数字技术" 的组合,正有效填补乡村青年人才缺口。
图为宣传组与平寨小学学生合作拍摄短视频(董苏成供图)
未来展望:开启共生发展新征程
本次"破冰行动"是北斗七寨文旅振兴的关键转折点。当以黄总为代表的社会资本、高校的智力资源与村民的文化底蕴深度融合,一个"政府引导、企业运营、高校赋能、村民参与"的新型发展模式初具雏形。
对艺绘乡村实践队而言,这场行动超越了传统社会实践的边界——我们以专业为犁,深耕平寨村的文化沃土,在三个维度刻下独特印记:
一是将象牙塔里的非遗研究理论,淬炼成布依地戏活化、荷塘IP打造的实操方案;二是以数据洞察破解村寨2895人中大专学历者不足1%的传承困局,架起高校智慧与乡土需求的桥梁;三是见证校企村三方要素从松散联结到闭环流动的质变,让"输血扶持"真正转向"造血共生"。
图为项目二组参观陈总民俗文化艺术馆(陈巧丽供图)
7月10日的文旅交流会,将成为检验多方协同成效的重要节点。而平寨村史中那句"水脉即文脉"的古训,正被赋予全新内涵:艺绘乡村实践队以青春为渠,引资本活水、文化活水、人才活水奔涌交汇,在这片拥有牛坡洞遗址与班氏古墓的土地上,淌出一条永不干涸的振兴之河。从"寻水建寨"的古老智慧到"活水共流"的当代实践,北斗七寨的探索不仅为贵安新区提供样本,更印证了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不可替代的催化价值。